夏季孵化小知識
夏季如何做好育雛工作:
做孵化養殖的朋友們大家都知道,在一年當中,無論是春夏秋冬,四個季節,隨著市場的變化,雞鴨鵝等家禽類的肉是時刻都在被需要著的,我們的孵化育雛工作也是在時刻進行中,家禽的補欄和出欄,根據市場的變化而波動,雞苗的供應也是會隨著整個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的,所以說,在夏季,也是會面臨著孵化育雛的情況的。
那么夏季育雛應該注意的是什么呢?且聽我慢慢往下講~
一、
育雛的溫度
有很多朋友在夏季孵化完一批種蛋之后,覺得現在夏天這么熱,在外邊養著應該沒事,高溫天氣,不用管溫度;
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呦!
使用
孵化機孵化出殼之后,要讓剛出殼的小雞小鴨在機器里邊呆一段時間(可選擇出雛機),直到羽毛完全干透之后才可以拿出到育雛機里飼養
這里畫一個重點了,【育雛箱】 大部分朋友都是在育雛箱里邊喂養的
育雛箱就相當于是一個過渡的地方,在育雛箱的這個環境里邊,幼雛會受到很好的保護,一般在育雛箱里呆七天的時間,就可以放它們出來了,這期間它們的翅膀會長出羽毛,骨骼會加強,這樣來到外界不會輕易受傷
育雛的溫度調控是非常重要的,夏季雖然炎熱,但是晝夜溫差還是有變化的,白天氣溫會高一些,晚上氣溫會下降,溫度是不夠穩定的
我們在做育雛工作的時候,需要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環境當中的。
在夏季需要注意,白天的時候溫度可能會偏高一些,那么我們就應該適當的通通風,給育雛箱降降溫,相反在夜晚,溫度會下降,育雛箱的溫度會下降,我們應該用保溫燈(或購買我們的育雛保溫器)適當的提升溫度,調整育雛所需的溫度。
育雛的溫度一般保持在32度左右就是可以的,育雛箱的七天內,可以每天適當的往下減一些溫度,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幼雛適應外界的溫度。
二、
育雛的密度
在育雛的時候,我們也要注意育雛時候的密度
不要過大、也不要過小
意思就是在一塊區域里育雛,育雛箱的空間占用率要保持一個適中的狀態,不要讓幼雛太過于密集,也不要太過于稀疏
密度太大,會影響發育生長的速度,幼雛運動不夠,體質會變弱,并且密度高了,容易引發病毒感染與傳播
密度太低,會造成空間浪費,喂食比較困難,并且雞采食地方大的話會浪費飼料
所以朋友們可一定要把控好,在這一片固定的區域,我養多少只才是合適的。
三、
育雛的濕度
在育雛的這個過程中,對于空氣濕度的這個要求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的,在育雛的初期,濕度的要求是比較大的,幼雛出殼10天內,濕度適當保持在70%左右,10天后,濕度保持在50%左右,夏季育雛濕度需要適當的提高一些,防止小雞口鼻腔干燥,注意適當的通通風,讓空氣流通,減少雞舍的發病率。
四、
育雛的環境衛生
剛出殼的幼雛的抵抗力是非常低的,所以,各位客官需要注意保持育雛箱內的清潔,及時清理糞便,更換稻草,對小雞的喂水喂食器具進行清潔消毒
夏季氣溫本身就是比較高的, 小雞排便后很快容易滋生細菌,各位朋友們一定要定期清理糞便,保持衛生,減少疾病的發生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