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節圈養蛋鴨如何提高產蛋率
1、搞好棚舍的防寒保暖 工作天氣寒冷時,必須保持棚舍內溫度在深夜時達到5℃以上。因此,棚舍四周除留出一定數量的窗門通風換氣外,可先用稻草圍嚴、圍實、封死賊風的進口,北墻要加雙層厚稻草,外面再圍上一層塑料薄膜;棚頂也要加蓋稻草。注意保持棚內清潔、干凈。
2、增厚墊草墊料 在棚舍內四周產蛋區鋪設10~20厘米厚的稻草或10厘米厚的細刨花。清晨收蛋時,把稻草撤出,待清除糞便后,在舍內再鋪上一層干凈的稻草。這樣每天晚上鴨群回舍前,產蛋區再撒放一些新鮮稻草或細刨花保溫效果較好,又可節省人力。墊草墊料忌潮濕,否則蛋鴨易著涼感冒。
3、供給營養全面的飼料 寒冷季節蛋鴨要消耗一部分熱能來抵抗寒冷的侵襲。因此,蛋鴨的飼料要營養豐富,搭配合理,飼料中要適當增加玉米等高能量的飼料,使得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達到18%~20%,鈣2.5%~2.8%,磷0.45%~0.55%;特別要注意鈣在飼糧中的配比,因為過低時,蛋鴨促性腺激素分泌就會減少,影響產蛋。此外,還要定量添喂青綠飼料;補充多種維生素,每公斤飼糧中應有40~60毫克。
4、給蛋鴨加喂夜餐 要使蛋鴨保持較高的產蛋率,必須日喂四次,第四餐放在晚上喂。夜間10~11時給鴨群加喂夜餐,比不喂夜食的蛋鴨可提高產蛋量7%~9%。喂料時,鴨舍內的料槽要加放5~6個,使每只鴨都能吃到夜餐,鴨群產蛋的整齊度,便于大群管理。
5、供給足夠的清潔溫水 當棚舍外氣溫低于5℃時,蛋鴨若飲用冰水或很冷的水,易引起應激而使產蛋量下降。因為飲水太冷導致適口性較差,蛋鴨飲水不足時,機體的消化、吸收機能受到影響,所以蛋鴨的飲用水以清潔的溫水為好,隔夜的飲水要及時更換。同時備齊足夠的水盤,防止斷水現象的發生。
6、光照時間 寒冷季節由于自然光照時間縮短,使得蛋鴨腦下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減少,造成產蛋下降。因此,必須補充人工光照,使每天光照時間維持在16~17個小時。可在傍晚和早晨加大光照亮度,鴨棚內每20平方米面積用一盞40瓦燈泡;深夜時,用15瓦燈泡代替照明,給鴨群一種朦朧光照的感覺刺激蛋鴨的性腺活動,促進卵巢發育。
7、增加放水下塘戲水和運動 早上當棚舍外氣溫較低或氣候條件惡劣時蛋鴨可不放水,但在中午天氣較暖的情況下,要驅趕鴨群到舍外運動場運動。
8、減少不良刺激 蛋鴨舍周圍要保持安靜,防止外人入舍驚擾和在附近鳴放汽車高音喇叭。當鴨群放水時,飼養員要及時打掃棚舍,開啟窗門通風換氣,并可用0.3%~0.5%的過氧乙酸水溶液噴霧,既起到消毒作用,又能消除棚舍內的氨臭味,補充氧氣,減少污染空氣對蛋鴨的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