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> 行業資訊 >> 瀏覽文章
行業資訊
峨嵋黑雞孵化技術
發布日期:2016年10月31日

峨嵋黑雞
產地(或分布):峨嵋黑雞產于四川省峨眉、樂山、峨邊三縣沿大渡河丘陵山區.
保種方式:保種區保護
數量:峨嵋黑雞2002年調查產區共有5萬余只.
主要特性:峨嵋黑雞屬蛋肉兼用型雞種.體型較大,體態渾圓,全身羽毛黑色,著生緊密,具金屬光澤.大多峨嵋黑雞呈紅色單冠,少數有紅色豆冠或紫色單冠或豆冠.虹彩橘紅色,少數栗色.部分峨嵋黑雞有脛羽,喙、脛、趾黑色,極少數峨嵋黑雞頷下有胡須.峨嵋黑雞皮膚白色,偶有黑皮膚個體.成年峨嵋黑雞體重:公2832克,母2226克.成年公峨嵋黑雞全凈膛80.3%,胸腿肌占41.3%,成年母峨嵋黑雞全凈膛71%,胸腿肌占39.2%.峨嵋黑雞開產日齡186天,年產蛋120個,蛋重54克,蛋殼呈褐色或淺褐色.
峨嵋黑雞的孵化技術
(1)種蛋從貯藏室取出后,要在孵化室內自然預熱,待蛋表溫度達到室溫后即進行碼盤入孵,碼盤位置與貯存時一致.另外,孵化機事先清洗、消毒、調試,并要預熱.
(2)孵化溫度和濕度的要求
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孵化機內蛋盤外面的空間里,在入孵后第1-7天孵化機空間溫度為38.5度,第8-18天為38度,第19-21天為37.5度,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蛋盤里的種蛋上,則從始至終保持蛋溫37.8-38度即可.孵化濕度根據孵化機不同而區別,電熱管直接放在孵化機內加溫的老式孵化機,機內風很大,入孵后第1-20天孵化濕度60%,第21-24天為70%.用暖風加熱,機內風機較小的孵化機,入孵后第1-20天孵化濕度45%,第21-24天為60%.
(3)翻蛋
在入孵后第1-20天,每隔2-3h要翻蛋一次,每日翻蛋8-12次,翻轉角度為90度,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熱均勻,防止胚胎黏殼.如果孵化機內各處溫差±0.5℃,則每日要調盤一次,即上下蛋盤對調,蛋盤四周與中央的蛋對調,以彌補溫差的影響.
(4)照蛋:
第1次照蛋在孵化后第7天進行,通過照蛋,撿出無精蛋和死胚蛋.受精蛋胚胎發育正常,血管呈放射狀分布,顏色鮮艷發紅;死胚蛋顏色較淺,內有不規則的血環、血弧,無放射狀血管;無精蛋發亮無血管網,只能看到蛋黃的影子.第2次照蛋在入孵后第17天進行,以刪除死胚蛋,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雛盤和出雛器.活胚蛋呈黑紅色、氣室傾斜、邊界彎曲、周圍有粗大的血管;死胚蛋氣室周圍看不到暗紅色的血管,邊緣模糊,有的蛋顏色較淺,小頭發亮.在孵化過程不定期地抽檢胚蛋,以便掌握胚胎發育情況,并據此采取相應措施.
(5)落盤與出雛
雞種蛋孵化至18天,應將活的胚蛋落盤.落盤后要按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,即較前一孵化階段,溫度適當降低,而濕度適當增加,以利出雛.為有足夠濕度,應適當增加水盤數量,保持水盤內的清潔,以利水分蒸發.雞種蛋孵化至第20天即開始出雛,滿21天出雛完畢,雞雛出殼后,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,而后取出,放入育雛室或箱中.揀雛過早,幼雛羽毛未干,對環境適應性差;撿雛過晚,幼雛羽毛干后,即可活動,則雛可能自行爬出,掉入水盤淹死.出雛期間應盡量少開照明燈,只在撿雛時開燈,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.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.
(6)孵化管理
雞蛋在孵化期間,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(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),并做記錄,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.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內加水,定時翻蛋.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、指示器的變化,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.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后,應將孵化器、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、刷洗和消毒.
4、孵化效果的檢查與分析
每次孵化結束之后應統計孵化成績(入孵蛋孵化率、受精蛋孵化率),并進行分析,以便總結,積累經驗,提高孵化技術水平.一般來說,人工飼養的種雞,頭照無精蛋不超過5%,死胚蛋不超過3%.如果死胚率過高,多是由于種蛋保管不當、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.無精蛋過多,則多是種種雞群雌雄配比不當、種雞患病、公雞雄性不強和沒有射精能力等原因.二照時死胚蛋不超過3%為正常,死蛋過多往往由種雞飼養不良、胚胎營養不足、孵化溫度不適宜及通風不良所致.孵化末期移盤后死胚蛋為6%-7%,如死胚蛋過高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條件不良,主要表現啄殼不出的死胎較多.收集雞種蛋,從收集直至入孵,要盡量減少人為的不利干擾,以有較高的孵化率.